当前位置:主页 > 快讯 >

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重庆提速工业绿色低碳转

时间:2022-03-17 15:04 | 栏目:快讯 | 点击:

夜幕降临,大足城区近2万盏路灯照亮了大街小巷,这些由重庆四联光电科技公司制造的路灯,不仅光线通透柔和,还能自动开关和调节亮度。

在万盛经开区,重庆万盛浮法玻璃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其玻璃产品生产全流程融入绿色、低碳工艺,带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各项目标。

上述两家重庆企业,都入选了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录”成为全市工业绿色制造的代表。截至去年底,重庆累计创建绿色工厂171家、绿色园区15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绿色工厂35家、绿色园区3个。

今年,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工业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重庆计划创建市级绿色工厂50家,市级绿色工业园区5个,提速工业低碳转型。

产品“含绿量”提高了

几年前,由四联集团整合蓝宝石LED及智能控制技术构建的市政照明系统,在大足区全面推广。

“过去我们的路灯照明是采用传统高压钠灯,照明效果与LED灯差距较大。”大足市政园林局人士说,为实现节能控制,该局联合四联光电科技,对辖区公共照明设施进行了改造。

如今,LED绿色节能路灯不仅照亮整个大足城区,在路灯管控方面亦更加“智慧”——通过应用无线通信、大屏幕指挥调度和城市地理集成等信息技术,形成了精准、可视化、全方位的城市路灯照明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

数据显示,此举让大足每年节约电费650多万元,节约维护及耗材费用5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30吨。

实施技术创新带动产能增长的同时,通过实现低碳、循环生产,增添产品“含绿量”,这样的绿色企业在重庆有不少。

在浮法玻璃公司,玻璃生产线投产时所产生的烟气最高温度达500℃以上,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通过建立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回收高温烟气用于发电,不仅保护环境,每年还解决了企业约1/4的用电需求,并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节约标准煤1.77万吨。”浮法玻璃公司负责人吴雪明说。

相距浮法玻璃厂区不远的重庆耀皮工程玻璃公司,同样是一家绿色企业,工业节水系统是它的“代表作”。

“对我们来说,下雨就是‘下钱’。”耀皮玻璃工程部负责人裴辉说,企业通过引入循环水及雨水预处理系统,每逢下雨天,该系统会自动将雨水收集储存到蓄水池内进行净化处理。这些水资源不仅用于玻璃生产时的喷淋降温,实现循环利用,还能在过滤后作为生活用水,用于食堂养殖鸡、鸭、鱼,改善职工伙食。

产业向绿让园区环境变美了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当前,全市越来越多的园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向绿,带动环境变美。

比如,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是国家级绿色园区,它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应用方面。

在园区智慧指挥中心平台,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园区入驻企业各类数据和监控画面,这些数字化的企业资料库,让园区能实时掌握入驻企业日常运营情况。

“平台的生态环保监测板块,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园区环保监管系统,实施‘一企一档’管理,可定期对园区内企业的环保信息进行登记备案。”鱼复工业开发区产业促进服务部负责人鲁进表示,平台能通过企业污水排放口和主要污染物产生环节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在线检测系统,当排放超标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园区将及时帮助企业排除隐患。

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我市工业园区还同步加强对环境生态的保护防控。

例如重庆经开区的茶园污水处理厂,曾经一度污水溢流影响环境,为周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不便。

对此,重庆经开区通过协调处理东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与茶园污水处理厂管网连通,既解决了后者污水溢流问题,又保障了前者按期建成投用。

重庆经开区还持续支持辖区企业实施绿色技改,针对不同产业类型企业,“一企一策”设计对应绿色环保生产方案。

市内另一个国家级绿色园区,长寿经开区通过构建多级防控体系,保护沿江生态。

在长寿经开区,不仅会定期举行常规性的消防演练,如降温排爆、消防灭火等,为防止工业污水给周边水源带来污染,长寿经开区还建立起公共管网、防控水坝等5级防控体系,将工业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10余道工序的专业处理,确保不让污水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

强化产业准入和产能退出机制

“重庆在实施绿色制造的过程中,还特别强化产业准入和产能退出机制。”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重庆将加速围绕企业层面推进能效“领跑者”和绿色工厂创建,从生产源头降低能源消耗,削减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还将通过引育第三方绿色制造服务商,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促进企业、园区、行业之间的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重庆也要逐步强化完善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消耗资源性”等“两高一资”项目进驻,推动新建产业项目进园区,加快中小企业集聚区规范发展,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巩固“散乱污”企业处置成果,为优质企业发展腾出空间。

“培育全市工业绿色发展体系进程中,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仍是当务之急。”该负责人称,建设绿色工厂是在电子、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中,选择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集中创建;发展绿色园区,是从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择优创建,促进园区内企业资源交换利用,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

另外,今年重庆还将在绿色产品生产、绿色供应链培育和绿色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下功夫”,并从企业层面持续推进节能低碳化改造、清洁化改造、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工业节水改造和绿色基础能力提升。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